電子琴方便、易學,受歡迎度很高。但是問題也就隨之而來,家長應該如何輔導孩子學習呢?今天早藝網就來跟大家好好說說。 由于學琴的最佳時期在幼兒階段,孩子年齡小,老師的要求也很多,很少有學生能夠獨立練習的,一般都需要家長的輔導。早藝網發現這樣便于更好地傳達老師的要求,使每天的練習有規律的堅持進行,并通過輔導與幫助,使孩子更容易達到老師的作業要求。因此,家長的輔導必不可少。 但在輔導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家長錯誤理解老師的要求,或以偏激的態度對待孩子練習時出現的問題,影響了老師教學的效果。所以在家長輔導的初期,早藝網建議一定多同老師溝通、交流,爭取較快的理解老師的教法。 一、 家長應以客觀、正確的態度對待孩子學琴和練習 學琴,不僅僅是為了掌握一門技藝,同時也是提高孩子藝術修養、鍛煉意志品質的良好途徑。作為家長,早藝網建議首先應該擺正自己的立場,為什么要讓孩子學琴。有的家長抱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希望一年考兩級,三年跨六級,甚至完全不考慮孩子的發展現狀……考級最多也只是證實技術水平的一種手段,不能以一概全。 練習中,家長應盡量不要以打罵、譏笑等侮辱性的態度對待孩子。克服自己與孩子之間可能存在的性格差異并努力協調。大多數人的性格都有偏差,有些家長就很難看出孩子在性格上的問題。這種情況孩子很難學好琴。所以,家長一定要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偏差,盡量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 二、 積極地發掘、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許多家長反映孩子不喜歡彈琴,認為彈琴是一個既開發智力又很有趣的過程,孩子卻十分的不喜歡。早藝網發現學琴之初孩子還比較喜歡,可隨著學習的深入興趣就逐漸減弱,很多孩子因而中斷學琴。 興趣是一種愿望,而實現愿望可以使人享受所帶來的喜悅,而喜悅可以使人注意力更集中。可激發孩子強烈的學習愿望,并促進學習效率的提高。 然而,孩子在學琴過程中,每天至少45分鐘的練琴對于任何人都是很難忍受的,從效果看也一時看不出有什么收益,天天練琴就覺得單調、枯燥,難以堅持,家長們也覺得學琴真的很不容易。所以期待以自然的興趣來維持孩子學琴的想法是很難實現的。早藝網認為只有通過各種方法來激發彈琴的興趣,并不斷支持,才能使孩子堅持不懈地練習。當孩子以真實的情感表現音樂時,那種音樂給她帶來的興奮和刺激會使她為了再次尋求那種情緒而不斷的努力。 三、 鼓勵孩子堅持練琴 家長要鼓勵孩子每天要保證一定的練琴時間。要幫助孩子制定練琴時間表,并督促孩子盡量嚴格按時間表執行,并按老師的上課要求提醒孩子的技術要求和練習的階段和內容。只有保證一定的時間每日練習,才能使他們逐步提高技術能力。練習時,早藝網建議家長應更多的為孩子考慮,當孩子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定、動作控制能力差時,由孩子決定休息和練習方式。家長也要注意孩子的獨立性,在學琴初期可以多輔導孩子(以不超過半小時為宜),以后輔導的時間應該逐步減少,不要完全替代支配孩子學習。 四、 引導孩子以正確的方法練習 首先要提醒孩子用慢練的方法。“慢練克服一切技術障礙之本”慢練的最大優點是來得及想,來得及準備,來得及根據視覺、聽覺得到的反饋信息調整和修正缺點、毛玻慢練的意義很明確,但不慢練的卻大有人在,其結果是,演奏者只能演奏出相當粗糙的音樂。早藝網認為對癥的方法是打開節奏功能,用節拍管住他們。“慢些,你就能更快”,初學、比賽、考級前,請千萬別忘了這條經驗。 其次要提醒孩子注意放松地練習,尤其是初學者,只有在放松的前提下才能起到其它對指、腕、臂的要求,避免對個別手指過分用力而影響手形。 總之,早藝網提醒家長要有耐心和責任心,用科學的方法輔導孩子,并以自己的行為為孩子作出榜樣,幫助他們從學習中找到真正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