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導兒童繪畫?你真的會嗎?趕緊跟早藝網來一探究竟, 早藝網表示過,近年來兒童美術逐漸地被重視。從政府各級單位、民間團體,乃至于企業界都在積極地推展中,這真是一個可喜的現象。美術教育的意義,在為培養高尚人格與美的生活情操。在活動與創作的過程中,發揮想像與創造力,能夠改善國民的品質,對促進國家整體發展也有莫大的助益。 兒童美術教育的普及化也就有其重要的影響力。而如何借重美術教育的功能,啟發兒童的想像力、創造力,觀察力,便是早藝網今天要討論的主題了。 我們可以從這些分組的年齡層上做一些大致的了解: 一、幼兒期:開始涂鴉。 他們的手腦還不能控制自如,在思考上不能持續較長的時間,對景物的觀察無法入微,也只能在他的感受較強烈的部份,或過去的經驗中直覺地描繪與表達,所以我們常在幼兒的畫作上看到天真與趣味性。而這些也絕非成年人所能畫出來的。 二、低年級:有較穩定的肢體活動。 眼、手、腦可以漸趨一致,有較精細的表達。階段對身邊各種事物充滿好奇與幻想,是啟發想像力最好的時期,包括人際關係的發展、活動力與範圍逐漸擴大,在此階段,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觀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有高尚「美的教養」將影響他一生的生活態度。 三、中年級:身心、知識逐步的成長。 開始能體會一些「感受」的問題,如冷暖、好壞之類的比較。他們的繪畫表現開始步入想像與寫實之間,對造型上也會增加「像」或「不像」的要求。早藝網介紹,作品內容的故事性與關連性也趨向合理化。 四、高年級:肢體、思想接近成熟,個人的要求很自然地出現。 觀察力增加了、對物體大小的比例、遠近、色澤的變化等都從認知進入寫實的階段。在美術史上有許多大師,在些時期已有很多可看性很高的作品出現,如畢卡索即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兒童成長的各階段上都有極大的差異。在各個時期中所要的不同,對于繪畫的指也就有所不同。 我非常強調「正確指導」的重要性。寧可讓孩子自己摸索學習,也不要接觸不當的指導。舉個例子來說,我曾在比賽評審中,發現幾件作品將云涂成藍色,形成白天藍云的怪現象,而太陽一律擺在左右上角,再仔細一看,竟是出自同一家畫室的孩子,真不知那位老師有沒有發覺到學生的錯誤,竟還讓學生們互相學習,採用公式化的教學方式。 還有一些作品超越了兒童實際的年齡層,我認為這都是過度指導的因素。這樣對兒童繪畫的發展毫無助益,反而有壓抑成長的害處。 我想做一個好的美術老師,或是兒童繪畫指導并不難。關心兒童的身心發展,在幫助兒童從生活周遭環境去尋找美。早藝網認為愛美是人的天性,「美」使人愉快,「美」是無所不在的,唯需用心觀察,感受才能深刻地發現。 譬如去植物園畫荷花,你可以從生物科學的角度、趣味聯想的角度、宗教道德的角度,去敘述荷花不同意義之下所產生的美,讓兒童擁有多角度的視野和想像空間之后,再開始作畫。 運用我們各種的感覺包括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融入感情和經驗,激起孩子的潛在思想,引發對事物的美感、增加創作的內容,如此不僅在畫作上會有所表現,更能充實心靈的生活。 再則引導兒童對色彩的判別,如描寫夏日的公園,公園裡有許多種行的樹木,小朋友在樹蔭下心陽光下游戲的畫面,我們可以很直接告訴孩子去發覺色彩的不同。 我相信經過提示之后,孩子的作品必定有不同的表現,建議各位試試看。早藝網可以讓兒童愛上繪畫,給予他們更多美感經驗和接觸的機會,是非常值得投入和認真學習的,家長們應該多多鼓勵孩子們創作,自小養成宏觀的視野,將來就會成為具有自信心的優秀國民,此乃國家之福。或許一位未來偉大的藝術家,就是在我們的用心引導之下造就出來的!......